發布時間:2025-09-13 00:11:16 瀏覽:56次
欠款人惡意轉移財產怎么辦?掌握這幾招,讓老賴無處遁形
當你滿心期待著欠款人能按時還錢,卻驚覺對方為了逃避債務,正偷偷將名下財產轉移得一干二凈,那瞬間的憤怒與無助,相信許多債權人都深有體會。欠款人惡意轉移財產,無疑是對債權人權益的公然踐踏,不過別慌,法律賦予了債權人一系列反擊手段,足以應對這種無賴行徑。
一、識別欠款人惡意轉移財產的常見手段
在采取行動前,得先搞清楚欠款人常用的轉移財產伎倆。其一,無償轉讓財產,比如欠款人將自己價值不菲的房產,免費過戶給親友,妄圖讓自己名下無可供執行的資產,債權人即便勝訴,也拿不到錢;其二,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,像把市場價值50萬的汽車,以5萬的超低價格賣給關系密切之人,迅速縮水自己的償債能力;其三,放棄到期債權,本應收回的欠款,欠款人卻主動放棄追討,人為減少自身可用于還債的資金;其四,虛構債務,和他人串通制造假借條、假合同,虛構出一筆債務,把現有財產用于償還虛假債務,以此逃避對真實債權人的責任 。
二、收集欠款人惡意轉移財產的證據
證據堪稱這場維權之戰的“彈藥”,至關重要。債權人要打起十二分精神,從多渠道收集線索。銀行賬戶方面,可向法院申請調查令,查詢欠款人銀行賬戶交易明細,重點留意債務產生后有無異常大額資金轉出,或是與陌生賬戶頻繁往來的情況;房產、車輛等重要資產也不能放過,到當地不動產登記中心、車輛管理部門,查詢欠款人名下房產、車輛是否有在債務期間低價轉讓、過戶的記錄;交易往來同樣是關鍵突破口,查看欠款人是否在債務形成后,以不合理低價出售資產、放棄債權等行為,若發現類似情況,及時留存相關合同、發票、轉賬記錄等憑證,這些都可能成為日后維權的有力證據 。
三、行使撤銷權,讓轉移行為無效
一旦掌握欠款人惡意轉移財產的證據,債權人便可依據《民法典》相關規定,行使撤銷權。若欠款人存在放棄到期債權、無償轉讓財產,或是以明顯不合理低價轉讓財產且受讓人知情等情形,嚴重影響到債權人債權實現時,債權人有權向法院提起訴訟,請求撤銷欠款人的轉移行為。比如欠款人無償把房產贈與他人,債權人起訴并獲法院支持后,該房產贈與行為將被判定無效,房產重新回歸欠款人名下,可供用于償債。需注意,撤銷權的行使有時間限制,自債權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;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,該撤銷權消滅 。
四、申請財產保全,防止財產進一步流失
在起訴前或訴訟過程中,為避免欠款人繼續轉移、隱匿財產,債權人可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。法院受理申請后,會根據實際情況,對欠款人的財產采取查封、扣押、凍結等措施。假設債權人發現欠款人準備將名下僅有的一輛汽車再次轉移,緊急申請財產保全后,法院及時凍結該車輛產權,使其無法完成過戶,有效保障了后續執行階段有財產可供執行 。申請財產保全時,債權人通常需提供相應擔保,用以賠償因保全錯誤給對方造成的損失 。
五、追究欠款人刑事責任,讓老賴付出沉重代價
若欠款人惡意轉移財產的情節十分嚴重,達到犯罪標準,還可能構成拒不執行判決、裁定罪。例如,欠款人在法院判決生效后,仍明目張膽地轉移財產,致使法院判決無法執行,就可能面臨刑事處罰。債權人可向公安機關報案,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欠款人的刑事責任,一旦罪名成立,欠款人將面臨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罰金等刑罰 。這不僅能讓欠款人受到應有的懲處,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威懾其主動履行債務 。
遭遇欠款人惡意轉移財產,債權人切勿慌亂、自認倒霉,要積極拿起法律武器,收集證據、行使權利,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。法律的天平永遠傾向于正義的一方,只要債權人堅持維權,就一定能讓欠款人受到應有的懲戒,追回屬于自己的欠款 。